宣钢分院加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筑巢引凤”
10月中下旬,张家口首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在宣钢分院全面启动,为分院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再填浓墨重彩一笔。这也是宣钢分院紧抓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传承优势开拓市场积极作为迈出的重要一步。
2020年适逢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作为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河钢宣钢培训基地的宣钢分院发挥自身62年建校优势,特别是在机械冶金电气等传统技术工种上积累的深厚基础上,一方面深耕优势业务,逐年实现招生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积极拓展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教育培养业务,将分院在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影响力由业内纵向向社会横向铺开。加速分院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质量发展建设。
完善平台建设,为人才培养“筑巢”
今年一年,分院在不断完善校内7所实训基地建设基础上,密切发展与校外9所实训基地的合作,在硬件平台建设上稳步发展。分院在广泛开展教学研讨的同时,为职工教师学生搭建参加全国全省各类竞赛的桥梁,建设备赛训练基地,以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教学培训目的。目前分院的无人机、3D打印、电气、钳工、焊工竞赛训练基地已为公司输送了多名竞赛人才,先后在各级无人机大赛、BIM建模大赛、技术比武等赛事中斩获佳绩。
软件平台建设方面积极推进省职业等级认定试点单位建设,为公司57项职业若干工种2000余人申报职业等级认证,并同步开展职业等级认定培训工作。2019年,经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河钢宣钢被列为15家“省直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之一,可面向钢铁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开展94个职业150个工种的职能提升培训和等级认定。为保障次年10月首次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宣钢分院组织教师、二级单位考评员完善了94个职业评价标准、培训大纲、课程体系建设,搭建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的无缝衔接。
开拓合作渠道,为人才培养“引凤”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不断深造学习,创新教学手段是宣钢分院一直来的遵循的师资建设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分院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匠人匠心”为出发点,聘请来自于一线的“大工匠”走进课堂,成为分院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用顶尖的技术业务能力和丰富的职业经验支持分院建设理论实操并重的教学培养原则。今年一年,特别是受到疫情影响以来,分院克服困难,在完成所有教学培训任务的情况下,先后聘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技师刘大庆,河北省能工巧匠、高级技师杨高瞻开设网络课堂,远程进行课程指导。
分院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引入企业订单培养方式,直接面对市场需求在与江苏永钢、沧州中铁、新龙、新迈尔等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分院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移动开发、互联网金融、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专业。引入一流高校的一流教育是宣钢分院不断挑战自身发展短板,提升自身教育质量和社会口碑的又一重要举措。分院积极与北科大、哈工大的一流高校就远程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方面交流学习,力争在一段时间内能以可操作的形式形成对一流高校优质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引入。目前,宣钢分院已形成与政府、企业等单位密切合作、对接精准、动态调控的良性循环。并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果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